第一步:建立生态学校委员会
学校根据国际生态学校项目要求,首先由校长及校级领导组成工作小组,由大队辅导员负责项目启动阶段工作。接下来,经过广泛的发动和宣传,采用班级自荐、年级推荐、校级投票方式,产生各年级2-3名生态学校委员会学生委员。而后,学校积极取得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共同参与项目实施。最终,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校外辅导员),与学生委员共同组成了生态学校委员会,一共45人。其中学生委员占比达到50%以上。
三井实验小学生态委员会委员必须符合具备主动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主动为学校服务、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条件。学期至少召开两次集体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期初提出环境评估问题,确立实施项目,期末进行总结会议。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核心组定期活动一次,认真学习项目实施“七步法”,制定项目活动计划、做好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制定监测与评估的办法。
第二步:开展可持续环境评审
学校生态委员会成立之后,在生态委员会的指导下,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向井小的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等广泛收集“学校校园及其周边环境需要解决的污染问题”,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共收到学生有效问卷2251份,教师有效问卷80份。
学校生态委员们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梳理、分类、统计,发现校园及其周边的环境都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学校校园环境问题:35%的人认为是校园绿化、美化,29%的人认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28%的人认为是能源与水。学校周边最需解决的环境问题:30%垃圾与废弃物减量、28%校园绿化美化、20%保护生物多样性、14%能源与水。综合考察和调查结果,三井实验小学生态委员会最终决定围绕“低碳节能”开展校园环境保护活动,聚焦“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活动。
第三步:与课程建立联系
根据学校生态委员会会议精神,课程处组织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讨论,充分挖掘课程教学资源,摸排与项目、活动主题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同时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开展与低碳节能为相关主题的班会活动。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低碳生活每一天》在了解地球变暖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和伤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减少碳排放,过绿色生活,并能够参与力所能及的节水节电活动,增强低碳环保意识。
四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中,引导学生通过主题交流会的形式,谈谈身边的环境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选出环保小建议十条,其中就有节能减排方面的建议,可以在校园中或者走进社区进行宣讲。在课堂讨论中,增强环保意识,在课堂外,开展环保行动。
六年级英语学科第七单元《 Protect the Earth ( period 1 )》的学习,从地球上的资源利用、污染现象、树木砍伐等方面的英语学习入手,使同学们了解低碳节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身边的小事——节约水电做起。
五年级美术课上,《变废为宝》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资源,制作有趣的手工艺品,增强学生资源回收利用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环保,创新中国成立际生态校园,也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六年级环境教育读本《保护臭氧层》指引学生联系生活认识酸雨的作用,提出防治措施,挽救蓝天,保护臭氧层,并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人类的合作,进而树立全世界共同环保的意识。
全体班主任在班队课上以“绿色保卫战,奥利给!”为主题,以同学们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实践去了解垃圾分类现状,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来为环保问题出谋划策。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感受身边环卫劳动榜样带来的力量。
第四步:制定行动计划
通过生态委员会会议讨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AB两个主题的行动计划。
A主题:低碳节能课程——低碳节能,从我做起
(3月—10月)
活动名称 | 建议实施过程及相关要求 | 相关责任人 |
活动一: 节能情况详调查 | 活动一:采访校长,了解学校的能源消耗费用、节电措施以及新能源使用情况。(3月) 活动二:参观学校电力系统和太阳能发电设备,了解学校配电室情况,绘制供电系统平面图及电力系统参观流程图。(4月) 活动三:课余时间调查学校各区域电源关闭情况,了解我们学校的节能情况。(3-10月) 活动四:外出实地考察,了解本市电能使用情况、科技能源开发。(10月) | 刘诗思 解丽 陆子洁 |
活动二: 节能发明巧设计 | 活动一:查找搜集资料,了解特别的环保节能创意发明 (5月) 活动二:设计节能小发明,绘制图纸、制作实物(5月) | 何小志 戴晶晶 李婧玉 赵煜 陆子洁 |
活动三: 节能倡议广宣传 | 活动一:通过求原广播、中国梦舞台宣讲节能减排重要性(6月) 活动二:结合调查和参观情况,用发展的眼光看节能,发布节能倡议书。(9月-10月) | 袁怡 |
B主题:生物多样性课程——动物,我们来爱护
(10月—12月)
活动名称 | 建议实施过程及相关要求 | 相关责任人 | |
活动一: 我是小小探秘员 (10月) | 1. 带着书本去探秘 2. 走进博物馆探秘 | 1. 一起来阅读:学生写阅读感受(一个学生一个WORD,图文结合) 2. 一起来探秘:走进少儿自然博物馆,了解生命的进化历程。 3. 制作动物资料卡 4. 小小画家 | 殷婷 |
活动二: 我是小小研学员(11月) | 1.参观:中华恐龙馆 2.采访:采访恐龙馆的讲解员 | 1. 一起来阅读:我为恐龙代言 2. 探秘恐龙馆:了解什么是化石?寻找恐龙馆的三大镇馆之宝 3. 恐龙我代言 4. 收集资料: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5. 辩论: | 陈颖 |
活动三: 我是小小考察员(12月) | 实地考察:淹城野生动物园 | 1. 小小代言人:为喜爱动物代言 2. 小小调查员:调查8种动物的生存现状,并进行分析。 3. 小小采访者:在动物园里,除了小动物,还有动物的饲养员和工作人员,你可以把自己对动物或者动物园的疑问向他们提出。填写采访表。 4. 小小摄影师:在动物之间存在着很多感人的故事,请你用一双发现的眼睛,仔细寻找,拍下能反应动物之间的友情亲情主题的照片,到校参加摄影比赛哦! | 戴琴 |
活动四: 我是小小养护人 (10月-12月) | 1.调查:调查人类对动物了解情况、数据分析 2.养护:养一种动物,观察它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 1. 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数据 2.完成养护单、观察日记、心得感受 3.开展关爱动物行动、制作海报,开展动物知识竞赛。 | 严海燕 |
第五步:监测与评估
【A主题: 低碳节能课程——低碳节能 从我做起】
一、问卷调查:电是校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覆盖面广、使用人群多,但是师生的节电意识还不够强。于是生态委员会成立节电调查小组,制定学校电资源的使用调查方案,并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采访等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学生调查问卷共收到1161份,结果发现22.7%的学生表示在做操、室外课或教室没人时有开无人灯、无人扇现象。6.74%的学生表示班级多媒体有开着不用现象。26.38%的学生对学校的电力系统和太阳能发电设备还不了解。存在不少浪费用电现象。
为改进这一现状,生态委员会与校级领导沟通,决定从相关人员采访、实地考察学习知识、走班督查改进习惯、校外考察能源创新等方面入手开展一系列节能低碳相关活动。
二、对话校长:委员会代表就“节能低碳”采访了徐燕娟校长和周苏明副校长。校长们指出目前我校主要问题是理念和技术:节能意识层次不齐;学校目前还没有物联技术,无法通过手机看到未关闭的电灯电扇。两位校长号召师生要学习、创新、做好自己。
三、参观调查:通过参观学校电力系统和太阳能发电设备,了解学校配电室情况,采访后勤主任并绘制供电系统平面图及参观流程图,学习电力知识,明白节电的重要性,增强节能低碳意识。
四、随机督查班级节能情况:生态委员会委员化身小小督察员,在大课间开展班级随机检查,并形成反馈统计表,促进节约用电、低碳节能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走访常州天合光能企业,增强师生对生态、能源、科技等方面的了解,提升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践行节约水电,低碳环保行动,共建更和谐、更美好、更温馨的家园。
六、设计自制节能低碳小发明、宣传海报、广播倡议等方式开展校内节能低碳宣传,形成节约能源不浪费的氛围。
通过一系列活动与实践,经过问卷反馈对比发现,学生对能源的认识明显提升,随时关灯的意识明显增强,对国家限电措施有所了解,学生的低碳节能意识普遍提升。
【B主题:生物多样性课程——动物我们来爱护】
生态委员会的委员们开展了关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现状、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并先后开展“我是小小探秘员”,通过阅读、走访博物馆走进动物世界。开展“我是小小研学员”,走进常州中华恐龙园为恐龙代言。开展“我是小小考察员”,走进淹城野生动物园,为自己喜爱的动物设计名片。开展“我是小小养护人”,撰写观察日记,提升爱护动物的意识。
第六步:社会宣传与参与
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并将学习成果带进社区进行宣讲,与周边社区、卫生站开展联合生态环保活动。常州电视台还进行了一次专题活动的报道。
第七步:建立生态规章
通过学习、体验、交流、宣传等活动,学生对节能低碳以及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对认识,对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以及保护动物形成共识。学校在线征集生态规章意见和建议,在筛选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委员会代表讨论,形成了《三井实验小学“节能低碳 从我做起”及“动物 我们来爱护”生态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