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 警钟长鸣——三井实验小学中央花园校区防震疏散演练
今年的10月13日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地震逃生意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在突发灾难面前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掌握逃生的方法,增强校区整体抵抗地震灾害能力,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处置初期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井实验小学中央花园校区进行了防震疏散演练。
为使本次演练达到最佳后果,学校在演练前以班级为单位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防地震知识培训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心理康健教导,使全体师生明确了演练的目的,了解了基础的地震预防知识,熟悉了学校逃生分散路线。
下午15:20,当地震预警警报响起,各班当堂任课老师迅速反应,一楼师生撤往操场,二、三、四楼教师立刻组织学生保护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蹲在课桌下进行紧急避险。随后,在老师们的组织下,学生分别从前后门撤出教室,在走廊迅速有序排成两列,双手抱头,快速、有序地按照既定疏散路线下楼。下楼过程中,一列靠墙,一列靠护栏,留出中间应急救援通道,安全撤离至空旷操场。到达操场后,各班迅速清点人数并上报。
下午15:25,全体师生安全到达指定地点,全程用时4分58秒,应到1884人,实到1836人,48人请假,无缺少人员。整个疏散过程安全高效,无推挤、踩踏事件发生。期间,学校应急救援队及时到达点位,做好应对紧急情况的准备。
活动点评
队伍整理完毕后,张良副主任再次强调:本次疏散演练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在发生地震时的自救、自护意识,增强全体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震能力,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预报发布或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
龚磊副校长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了过程性点评。龚校指出,在无情灾害面前,做好自救防护动作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的安全意识。每位学生在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互救能力。古有云,熟方能生巧,习惯成自然。只有平日里不断重复的演练,才能将每一个指定的安全动作牢牢印记在脑海中,强化为危难发生时的自然动作,使自己获救,更有余力救人。
对于本次演练,学生处潘主任也指出了同学们在演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前行时不拥挤,在操场的前面部分让出疏散的通道;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一同逃生等。
通过此次防震疏散演练,学校师生们掌握了地震来临时的救护措施,提高了自身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今后,学校将继续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