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一幅中国人民更加美好未来的壮美蓝图,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前进,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一定会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必将更加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喜迎二十大,寻访身边的美好生活,学习英雄李真宇,关爱弱势群体,童心童趣做公益。六(6)中队在行动。
一、寻访对象
常州市西艺坊工作室,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西林公园,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整合特色资源,营造创业环境,扶持残疾人创业,实现“扬传统文化,绣幸福人生”的目标,产品涵盖常州三宝:留青竹刻、梳篦、乱针绣。
二、活动纪实:
(一)学习非遗文化
11月20日,怀着激动与期许,我们小队来到西艺坊,接待我们的是西艺坊负责人,常州市钟楼区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郑建嵘。他向我们介绍了常州三宝的文化知识,重点介绍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以及他的制作工艺。让我们对非遗文化又有了深刻的认识。
留青竹刻又称平雕,皮雕等,是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让整个雕刻图形产生图底变化的竹刻艺术。
(二)感悟新时代精神
我们还参观了残疾人创业就业的事迹展、力量书屋、作品展,一件件励志的事迹,展现的是他们创业的艰辛和喜悦,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坚定信念。温馨的环境、整齐的图书,是他们渴求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追求。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是他们一针一线、一笔一刀的劳动成果,展现了他们不异于常人的高超技术,背后是他们艰辛的汗水与付出。所有的这一切,体现了他们身残志坚,自力更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克服困难,发奋学习。
(三)体验非遗魅力
在参观完成后,队员们跃跃欲试,急切想要体验非遗的魅力。在郑叔叔的指导下,队员们投入梳篦的雕刻和绘画制作中,当然,我们制作的是最简单的。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扎实的技术功底,但我们个个全神贯注,一笔一刀,雕刻、调色、绘画,每个人都专注于创作。历时1个多小时,我们创作出了我们的梳篦作品,郑叔叔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创作的过程,让我们体会了创作的快乐,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残疾人创业的不易,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没有艰苦的付出,是无法取得成功的。队员们讲本次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全部捐赠给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基金,为他们的创业就业提供一份绵薄之力,助力他们追求美好生活。
(四)队员活动心得
11月20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钟楼区西林公司的西艺坊,寻访身边的美好生活。
在这里,我们不仅见到了传说中的常州三宝:留青竹刻、梳篦和乱针锈,还听到了一件件精美作品背后震动人心的故事。我们不能想象一幅幅以假乱真的乱针绣是残疾人绣出来的,毕竟如此精细且漫长的过程我们健全人都很难做到;我们也不能想象一片片精美绝伦的留青竹刻也是这些残疾人士刻出来的,毕竟竹刻不仅是个耐力活,还是个技术活……为了一件作品,他们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看到这些,又想到我平时做事情,不能吃苦,还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我不禁脸红了起来,心里也暗暗发誓:身在阳光下的我更要向这些身残志坚者学习,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六(6)中队 邵梓涵
图文:袁晨铭妈妈
审核:何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