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炼课堂,提升品质
——徐静思政育人工作室第28次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全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引领广大教师践行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转型,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推进《用统编版教材教与学》国家级项目,深化江苏省十四五课题《依托资源包的思辨性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徐静思政育人工作室开展本次教研活动,刘诗思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常州市教科院戴慧老师进行专业指导。
【图片1】
这是一堂以90周年校庆为教学背景、以校园微电影为教学形式、以烦恼盒子为教学抓手、以解决冲突为教学目标的道德与法治课。刘老师引导学生将冲突进行归类,在交流中正确认识了生活中产生冲突的真正原因;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表演,以三部微电影的形式来思考正确且有效地解决观点冲突、行为冲突、利益冲突的方法;最后在真实的情景模拟中巩固所学方法即态度中立、耐心倾听、组织协商、达成协议。整堂课,师生之间时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生生之间处处体现着生活的智慧。
【图片2-5】
接着,戴老师就这节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细致而又专业的点评。首先肯定了刘老师创设的情境富有新意,其次条分缕析地逐步完善本堂课。从教学逻辑来说,导入可以更直接、环节可以更精简;从教学层级来说,生活中的冲突难度等级可以层层递进,不同冲突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从情境创设来说,切入口可以更小,就主情境进行不同原因的分析、不同方式的处理。紧接着,戴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两节课,第一节执教老师创设小朋友无意打碎花瓶继而引发争吵的情境,观察员分享看到彼此不道歉、对方道歉却不真诚、对方语言上真诚道歉、对方行为上进行补偿后的感受;第二节执教老师创设考试后亲子冲突的情境,同学们依次分析忍气吞声、冷战、热战三种处理方式的影响。戴老师言简意赅又面面俱到地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带给工作室每位老师全新的思考。
【图片6】
道德育人,法治润心。相信在一次次的智慧交流中,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将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撰稿:张文庆
拍照:薛 亮
审核:钱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