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一班一品|许天伦中队成长课程系列活动(三):动手实践,感悟劳动——艾香味藏春日,传统文化润童心
发布时间: 2023-03-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丽洁

阳春三月万物明媚,艾草碧绿,青团飘香。为了弘扬清明节传统文化,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感悟劳动。在清明时节来临之际,三井实验小学许天伦中队开展了制作青团趣味活动,让队员们自己动手制作青团,体会劳动的乐趣,品尝劳动的果实。

       

1.jpg


青团的前世今生

     清明至,青团香。作为江南一带的传统食物,青团是祭祀祖先、表达思念必备的食物。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因其色泽青绿,所以叫做青团。

    那青团是怎么成为清明时节的时令物呢?清明前一二日是寒食节,人们不生火,吃冷食,在这一天祭祀、踏青,在古时是很重要的节日,后来寒食节慢慢并入了清明节,青团作为冷食的一种,成为了习俗之一,所以在江浙一带,青团也叫清明团子。

         

2.jpg


    中国自古讲求食疗,草药入馔非常普遍。做青团用的艾草,可以理气血,逐寒湿,所以用艾草做成的青团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清明前后正是艾草繁盛的时节,青团带着美好的寓意、食叶防病的民俗传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节令食品,这也是民间智慧在美食上的表达。

 亲自动手,“艾”上春天味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亲手制作、品尝青团无疑是队员们最期待的。活动伊始,阿姨先给队员们科普了青团的材料和整个制作流程,匠人匠心,阿姨手把手带领队员们将手中的面粉逐步变换身姿,慢慢呈现青翠模样。原来采摘揉搓艾叶的过程如此辛苦,阿姨给队员们介绍这些艾叶是从圩塘江边采摘而来,因为稀少所以更加珍贵,均是手工非遗之作。“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青团口感、味道好不好,原料要把好第一关。艾草或鼠曲草,是做青团的主要食材,还有糯米和红糖馅等主料。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在阿姨的讲解下跃跃欲试动动手来制作青团。

          洗干净手后,队员们在阿姨的带领下焯一遍水去除艾草的苦味,把艾草汁过滤出来,加入糯米粉搅拌均匀、和面、将揉搓成圆形的面团,用大拇指挖成窝窝头形状,再把事先准备好的豆沙馅包入其中,整个青团就做好啦。瞧,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制作了特有创意的青团呢。最后一步就是待水烧开后,放蒸锅里蒸10至15分钟就可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揉、搓、团、压,每个环节都能看到队员们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身影,真正体验了制作的乐趣。

         

6.jpg

7.jpg

10.jpg


    劳动砺心智,实践促美味

     青团蒸熟出锅,软糯光润,散发着药草的清香,好像走进了细雨过后的春日草原。出锅啦,队员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青团皮微微拉丝,咬一口就是柔软的春天,感受豆沙的甜蜜在唇齿间不断蔓延,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品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12.jpg

13.jpg

15.jpg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青团的香甜滋味恰似我们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小小童心,大大志向,文化滋养,使命必达。青团的“青”,是青春的“青”。着上的那一抹青色,是努力学习奋进的底色。青团的“青”,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青”,坚韧顽强,正如青春逐梦的他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