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书吧/ 三井实验小学线上读书会(2022-2023学年第8期【总五十八期】)
阅读一本好书
聆听一段故事
分享一种情怀
让我们相伴
在字里行间的温度中
在书香氤氲的芬芳中
一起走过美好的夜晚
3月7日晚上7点30分,第五十八期求原书吧活动在CCtalk上如期和大家见面了。本期主题是《阅古典文学》,古典文学写于写于过去,却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以过去的智慧照耀当今的生活,给予我们力量,与古典同行,打破万物鸿沟,跨越时代局限。
本次活动由我校丁天唯老师主持,丁天唯、刘丹玭和钟梦瑶等老师进行分享和点评。
附:丁天唯老师阅读格言: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
丁天唯老师介绍了经典作品《苏东坡传》,该书把诗人生平分为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流放岁月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选取苏东坡生活中富有特色的活动、事迹来描写。此书字里行间永远是始终如一的豁达,这种豁达也在鼓舞着每一个平凡的人,人生若觉少快乐,不妨多读苏东坡。秉持君子心态,难而不怨,苦而不诉,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默默强大自己的内心。
金丹老师从分享中体会到了苏东波“人间有味是清欢 ”的乐观品质。苏东波肆意潇洒,热爱生活;她更愿我们的孩子在阅读品读苏东坡的诗词、故事、作品中感受苏东坡的乐观向上的品质。
附:刘丹玭老师阅读格言: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严歌苓
刘丹玭老师分享了作品《魏晋风度与音乐》, 魏晋高士将古琴音乐融进自己的生命表现里,他们通过古琴所表达出来的人生状态,以及自身古琴美学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都是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实古琴只是他们表达自我的一个媒介、追求人生至理的一个载体,是所谓琴以载道;更重要的是他们超越了古琴而表现出的自身高尚情操和洒脱的人生境界,这才是透过琴声我们找寻到的魏晋风度的真正内在精神,也是今天的你我也能效而仿之的人生智慧。
周佳慧老师认为 :“古琴”是近代为区分与西乐中的琴,在传统的“琴”前添加“古”字,称之为古琴,在古代它的名字就是“琴”,它是中国音乐史.上留存文献最多、艺术境界最为博大精妙的乐器;琴与人的关系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六朝的士人徘徊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古琴成了他们心灵的知音、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安置处。
附:钟梦瑶老师阅读格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钟梦瑶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浮生六记》,古典文学精品《浮生六记(笔记杂著卷)》,是清代作家沈复的名作。本书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正如钟老师所言:幸福没有捷径,只有经营;生活即使艰难,也应乐观;于清贫生涯中,始终坚持陶然其乐之心;于喧嚣尘世中,始终不失开朗安静之心。
这本书引起了戴泳老师强烈的共鸣:《浮生六记》让我看到了生活里的诗意。正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人生碌碌,竟论短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人只是天地间的沧海一粟,而人生转瞬即逝,我们应当珍惜时光,珍惜人生中细小却又真实的生命之乐。
人生短,文学长,千载犹如昼夜。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让我们把握今天,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让我们亲近书本,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汲取知识的灵气;让我们遨游书海,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撰稿:张芳芳 审核:苏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