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班会课 向育人更深处漫溯
最美人间四月天,学习教研正当时。怀揣春意,迎着春风,我们相遇在这里。
4月25日张曙贤班主任工作室第十八次活动暨三井小学、薛家小学班队活动联合班队专题研讨活动在薛家小学奥园校区开展。参加活动的有张曙贤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沈彩虹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薛家小学1-2年级班主任。
课堂碰撞 精彩纷呈
谢君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队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谢老师基于队员的实际生活,通过一系列竞赛,调动队员们的积极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授两个本领——“叠衣服”和“系红领巾”。队员们在玩中学,将“自己的事自己的做”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
朱萌萌老师则借助“邋遢大王”这一故事人物,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聚焦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情境中明白劳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收纳,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完成“邋遢大王变形”,变为新时代会劳动的好少年。
阅读分享 思维漫溯
阅读增色了人生底蕴。张丹老师为我们带来读书分享《爱的不同面孔 给予生命同样的滋养——读于洁<我就想做班主任>有感》。张老师从转变三种特殊学生入手,将教育故事娓娓道来。对待过失生,爱在宽容;对待学困生,爱在鼓励;对待顽劣生,爱在扬长。
互动教研 共生共长
在反思中成长
两位执教老师分别带来自己的执教反思。
谢老师为我们分析了二年级学生的学情,虽有积极性但是缺少主观能动性。两个技能习得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我们要真实地发现孩子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些事只做一天两天是不行的,要坚持下去。
朱老师从“三个一”剖析自己的设计思路。为什么能呈现一次精彩的课堂呢?源于一次扎扎实实地主题调研;是一份反复打磨的教学设计;有一个坚如后盾的团队。
在点评中共生
薛家小学的杜丹老师和冯菲楠老师针对谢老师课堂主题的选择性、儿童技能的培养、切合时代的主题三方面进行了点评。队员们沉浸式地参与中,深度学习,感受到成为生活小主人的快乐。
三井小学的高丽洁老师从学生立场,点赞谢老师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组织学生动手、思考、讨论、补充,学生情绪高,兴致勃。张倩倩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设计符合班级情况和学生发现的现状,有针对性,能够直接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在引领中奋发
沈彩虹主任点出了课例研讨的价值。这两节课在教学组织中,活动方式虽有差异,但都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两节课都采取了学生感兴趣的点作为导入,引出教学。在资源捕捉上,两节课都要注重现场的生成,教师及时点评。
袁明明主任肯定了两节课主题的选择,都体现了儿童立场,符合时代旋律。同时沈主任还鼓励年轻教师多多磨练,专业就是在一次次磨练中积累起来的。克服“上什么?为谁上?”这样的难题,我们就能上好一节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班队课。
张曙贤主任强调在效果上,班会课不仅仅让学生获得技能,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班会课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育人。张主任赠送给在座的班主任一份宝典:目标微而有为、主题明而闪亮。加点“任务驱动、体验探究、迁移运用”做小而幸福的主任。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少年儿童能明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我们教师应以培养新时代的劳动好少年为目标,用好班队课,让孩子们都能够热爱劳动,做党和国家的好孩子。
撰稿:李雯姝
摄影:李雯姝
审核:张曙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