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汩汩运河水已历两千余年。水在桥便在,翻阅史志,常州运河沿线古桥数量保守估计不下百余处,古桥伴随着水系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而变迁,遭遇了不同的历史命运。12月3日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四(21)神舟中队寻访美丽毗陵,揭开常州古桥的奥秘。
打卡创意街区,探秘古老运河
同学们首先来到运河五号,探秘古老的大运河记忆馆,创意街区与文化记忆相得益彰,同学们深入其中如同穿越了时空,透过那些老旧的建筑,依稀能见到时代的烙印。不知不觉,同学们便走到了西仓桥,它是常州古运河西门段的一段三孔石拱桥,横跨古运河,高大雄伟。讲解老师介绍到:“过去常州有东仓桥和西仓桥,东仓桥在新中国成立后倒塌,移建后的西仓桥离东仓桥的原址仅一步之遥。”
有了小桥,路不再断;有了大桥,家不再远。同学们依次踏上了南运桥、普济桥,和河对岸的锁桥与怀德桥。不久前有收藏者在锁桥附近收集到砖上模印有“杨”字的城砖,它揭示出一段尘封千百年的历史。同学们纷纷感叹:历史真迹就在眼前,古人的工匠之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漫游文亨桥上,寻访明城墙间
文亨为南北锁要,粮艘上下,轮蹄交错。同学们来到了文亨桥,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古代常州的城区分布,发现这座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常州府是苏州府、松江府到南京的必到之地,赶考的官员不绝于道,古人称文亨桥为常州桥梁中“唯文亨雄杰未之冠”,同学们在此也许下了对未来学习生涯的美好祝愿。
常州城西古运河北岸的西瀛里,东起南大街,西至西吊桥。走过西吊桥,同学们便到了明城墙,明、清、辛亥革命期间经历反复修缮,如今它集观光、旅游、休闲、绿化于一体,全方位展示美丽龙城的悠久历史和无限生机,同学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坚持维护常州历史遗迹,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旅途总是美好且短暂,同学们来到了最后一站——双桂坊,途径张太雷出生地,这里宛如一座迷宫,奥妙无穷,令同学们流连忘返,它东至打索巷,西至南大街,虽仅长300多米,却古迹众多,人文底蕴十分深厚。
此次活动,同学们踏上了常州运河古桥,揭开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奥秘,在历史古迹中感受到了龙城文化之美、古韵之香、时代之变,希望每个同学可以保持探索精神,不断求知寻理,讲好常州运河文化历史,传承龙城文脉,弘扬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