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课程>>特色课程>>科技与创造>>文章内容
聚焦课标新变化 尺规作图初探索
发布时间: 2024-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尤佳

聚焦课标新变化   尺规作图初探索

-——常州市小学数学名师(主持人:丁志根)工作室第三十次活动

学之染人,甚于丹青。在这桃李争春,生机勃勃的三月,为了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331日下午,丁志根工作室成员们齐聚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常州市丁志根名师工作室第30次活动,暨江苏省丁志根网络名师工作室第7次活动。

课例展示 共研求索

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孙红婷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孙老师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用直尺和圆规围三角形的过程,并在画图过程中初步感知能围成三角形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线段特点,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利用GGB小工具,学生突破难点,从不完全归纳到说理证明,发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操作发现第三边长度的取值范围。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说理、推理的过程。

4.jpg


宿迁市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胡伟伟老师执教《确定位置》。胡老师创设蜘蛛爬行的情境,模拟数学史场景,激发内需,打破边界,让学生感知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过程;又经历数学史再创造,逐步抽象,创造思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最后融合数学史,回归生活,解决问题,通过GGB呈现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象限中的数对,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8.jpg


工作室领衔人丁志根副校长执教了《用尺规作等长线段》。丁校先通过课前两个微视频学习,打通课内外,让学生先尝试画圆。在课堂上资源交流时,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资源呈现也有动态的过程视频。练习中利用锦囊丰富个性化学习,让有困难的学生有扶手,让优秀的孩子有更多展示的机会。丁校让孩子们带着思考开启尺规作图、带着研究探索尺规作图、带着推理深化尺规作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借助操作、观察,使直观想象和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

思维碰撞  共促成长

在互动评课环节,各位老师畅谈了自己对这两节课的想法。

蒋秀子老师认为孙老师的课以“画三角形”为任务驱动,学生借助直尺与圆规探究前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围不成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尺规作图的数学价值。并且,“画三角形”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方式——几何直观,从而破除了学生“思而不得、想而不见”的思维困局,实现了从空间想象到见证现实的跨越。

张妍妍老师认为胡老师对“数”的理解,没有让学生的数学眼光局限于第一象限。轴漂走了,蜘蛛到了轴外的设计,既让学生体悟到了位置的相对性,又让学生经历了“整数对”无法确定位置的失衡,从而将思维打开,让学生学会拓展知识边界,沟通数与形,建构知识之间的关联。

15.jpg


高位引领  赋能成长

 工作室领衔人丁志根副校长肯定了大家的付出和成长,也对工作室后期活动的开展谈了一些自己的思路。丁校希望大家积极研读新课标,践行自己的新想法,利用技术多突破。可以多寻找一些实用方便的数字化工具,比如101PPT、中教云、图形活动等,课堂上可以多尝试。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大家能保持学习力和实践力,不断突破。

16.jpg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教师的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是知识更新和迭代升级的需要,更是社会使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新技术、新课堂,一切都在召唤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精研新课标,挖掘新技术,探索新课堂。

报道:袁怡

拍照:陈英

审核:丁志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