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课程>>特色课程>>科技与创造>>文章内容
数字技术赋能 深化策略教学
发布时间: 2024-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尤佳

数字技术赋能 深化策略教学

——常州市小学数学名师(主持人:丁志根)工作室第三十一次活动

四月长夏初醒,在万物生长的时节里,小学数学数字化的研究与时光同行。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交流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的研究经验,4月25日下午,常州市丁志根名师工作室31次活动,暨江苏省丁志根网络名师工作室第8次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典雅校区举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技术中心徐展主任、丁志根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三井实验小学数字化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线下、线上联合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 展示风采

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的李玟老师执教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第一课时。李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等积转化、等长转化的探究过程中,感悟转化策略的价值,增强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过程中,李老师有效应用Geogebra小工具让学生自主探究转化的方法,亲历转化的过程,交流时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动态呈现学生转化的过程与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引进。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尤佳老师执教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第二课时。尤老师运用Geogebra小工具、微视频,借助几何直观,把分数连加计算、连续自然数相加计算、连续奇数相加计算转化为相对简单的计算,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转化策略的应用过程和特点,把“术”“形”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更好地体会转化的算理,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终实现“术”“理”共融。

3.jpg

4.jpg

7.jpg

8.jpg


互动研讨 凝聚智慧

工作室成员围绕两节课进行了互动点评。吴鸣凤老师认为尤佳老师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知识的抽象性、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发展数学的思维。刘婷老师认为两节课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恰当、合理,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执教老师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深刻感知转化策略的运用价值。


专题分享 学习经验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姜肖伶老师给大家作了《融合互联网技术 助力数学概念学习》的微讲座。她围绕“如何让周长概念的教学更有实效?”、“圆周率概念的揭示如何更科学、更自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中得到的新技术单位?”、“如何有效组织学生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四个课例介绍了互联网技术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突破重难点。

10.jpg

11.jpg

17.jpg



高位引领 畅想未来

徐展主任首先从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两方面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接着,他用“聚焦”、“循序渐进”、“体验”、“支架”、“情境”简单阐述了一节好课的标准。同时,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逻辑”,信息技术可以助力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对其形成依赖。

丁志根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他认为两位老师执教的课在技术上都有了突破。其次,他建议工作室的成员要仔细研读2022版《课程标准》,尤其是“教学建议”部分,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13.jpg


数字化研究,路虽远,行则至。我们将继续探索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的新样态,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撰稿:顾可沁   拍照:蒋文亭   审核:丁志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