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课程>>特色课程>>科技与创造>>文章内容
融信息技术 呈几何直观 促思维生长
发布时间: 2024-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尤佳

融信息技术   呈几何直观  促思维生长

——常州市小学数学名师(主持人:丁志根)工作室第三十二次活动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有效途径和策略,523日下午,常州市丁志根名师工作室第32次活动,暨江苏省丁志根网络名师工作室第9次活动在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小学举行。

常州市丁志根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江苏省丁志根网络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三井实验小学数字化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线下、线上联合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深耕细研,精彩课堂展风采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的顾可沁老师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顾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从物体上描下一些图形,在“分一分”的平板操作活动中明晰“角”的基本特征。接着顾老师提供了多种工具在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的活动中创造“角”,知道了角有大有小。之后,顾老师有效应用GGB小工具让学生自主研究影响“角”大小的因素,把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引进。交流时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资源实现全覆盖,对学生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突破。

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的赵彦老师执教了《包装的学问》。课伊始,观看《致敬逆行者》的视频,通过“救急物资打包运送疫区”的情境引入了本节课。接着,利用“希沃”上的游戏闯关复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课堂气氛一下子到达了高潮。之后就“2盒口罩盒”的打包问题开展今天的研究,总结出了“大面重叠法”为最佳节省方案。利用之前的经验方法,研究“3盒口罩盒”、“4盒口罩盒”的打包问题。最后赵老师利用信息化软件直观演示包装盒重叠的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突破重难点。

7.jpg

8.jpg


思维碰撞,评课议课促提升

蒋文亭老师认为,《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通过分一分、做一做、比一比这几个操作活动,有效帮助学生对物体上的“角”进行抽象,并感知“角”的特点与大小比较,低段的学生早些接触平板与信息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王红妹老师十分肯定顾可沁老师《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对于学生“角”概念的形成设计,通过抽象、概括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建立“角”的概念。

汪明老师对两节课的教学实施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小建议。《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亮点在于“角”的创作,希望顾老师能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物化材料来支持学生,利用数字化手段呈现创造角的过程,鼓励学生台前汇报。《包装的学问》中赵老师可以对Geogebra软件进行深度开发,使得重叠面的展示过程更直观形象。

13.jpg

14.jpg

15.jpg


阅读分享,踔厉奋发共成长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高娟萍老师,对《“互联网+”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阅读分享。高老师从“互联网+”下小学数学作业的特点、设计类型与实践案例三个方面分别讲述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同时提出,“互联网+”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措施远不止她所分享的内容。一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感受原汁原味的知识,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其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锻炼其数学运算能力、创新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位引领,学思融通促成长

丁志根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丁校对上课老师提出了2个肯定:两位老师教学语言简练,从学习活动的布置到对学生的评价,无一不体现了老师的语言功底;两位老师都在数字化课的准备过程中突破自我,提高了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其次,丁校要求成员们继续研究数字化技术,在今后的活动中,也会安排成员进行关于数字化软件的使用与开发的讲座,提高成员们的信息化素养。最后,丁校希望全体成员加强新课标的学习,关注新课标中所提到的有关信息化的内容,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图21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本次活动通过思维的碰撞,激起了智慧的火花;我们将继续探索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的新样态,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报道:李  

摄影:姜肖伶

审核:丁志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