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课程>>特色课程>>科技与创造>>文章内容
聚焦过程体验 培养数据意识
发布时间: 2024-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尤佳

聚焦过程体验  培养数据意识

初冬暖阳晴空壁,潜心研修正当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化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20231128日下午,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举行了“江苏省丁志根网络名师工作室”的第13次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线上、线下联合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本次研修活动。


课堂展技术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姜肖伶老师执教《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姜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便捷可操作的交互工具让静态图形动起来,使传统教具难以表达的思维过程直观可视。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观察每个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并展开想象、推理和计算。从小工具演示实验转向思维实验,使学生的思考聚焦到位置与棱长的关系上。姜老师给足了时间让学生去观察、思考、探究、讨论,鼓励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生为本,点燃了学生的智慧。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空间观念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模糊到清晰,同时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也会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复杂不断地提升。

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实验小学的王红妹老师执教《复式统计表》一课。王老师通过杭州亚运会这个热点场景,让数学知识鲜活起来。在课上借助平台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的过程,升华到能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试统计表,并能了解到复试统计表的优点,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达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

研讨共进步

    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教育的真谛在互动中升华。

 常州市天宁区放路陆卫华老师指出:探究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棱被等分成若干份后,各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难度较大的新问题、新挑战。姜老师让学生借助工具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帮助学生发现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和规律,积累了由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的过程。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孩子的思维可视,在对比资源中质疑再修正完善,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问题本质,宽阔了学生的视觉空间与数学表达能力。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袁怡老师-指出:“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王老师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从上到下观察比较计算的过程,感受单式统计表的局限性,从而引发把4张统计表合成一个统计表的需求,她提问“在解决二、三两个问题时要兼顾四张表,通过比较和计算才能找到答案。那我们能不能只用一张表就解决所有问题?“同学们先想一想,这张表应该长什么样?”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学生认知出发又回归知识本源。像这样精练的有向问题能直达本质,快速地捕获每一个孩子的心,让他们静下心来,作持续性思考,只有这样开启思维才会成为一种可能,数据意识才能悄无声息的进入每个孩子的心。

  阅读促提升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路永美老师分享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小学创融合教学实践探索》一文,了解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在学创融合课上,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课、导学单等资源,在数字化软件3Done(3D打印设计软件)中制作学具,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再用制作出的学具辅助数学课堂学习。看来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的标志,相互融合所释放的教育变革力,已不再是1+1=2的等式,其蕴涵的丰富教学改革变量,正让传统的教育教学发生着根本性变化

引领助成长

工作室领衔人丁志根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有设计、有思想、有技术的课堂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研讨素材,也希望大家继续挖掘有意义的小工具帮助课堂突破难点。接下来丁校跟大家交流了在澳门学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及丰厚收获。他谈澳门教育与数学,让老师们认识到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价值,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下家长、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重视情况,引发老师们的思考。跳出数学看数学,跳出教育看教育是一个大境界,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成长。

中探路,“研”里循光。在新课标理念下,工作室伙伴们将继续致力于开展数字化教学研究,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融合各学科之力,打造新技术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新样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