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而教 与儿童共学
——三井实验小学四(7)中队家长学院第八期成长活动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真正的幸福,源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们。为帮助队员们发展二十种品格优势、完善六大美德,同时为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特开展家长学院第八期成长活动,以期共同成为队员优势的发现者、学习的支持者、成长的陪伴者。
本期讲师是陈恩琪妈妈和潘书骏妈妈,两位家长均以《真实的幸福》这本书为切入口,分享自己的教育智慧。恩琪妈妈聚焦愉悦和满意这两个关键词,分享如何培养情绪稳定和有个人主见的孩子;书骏妈妈围绕幸福公式,全面地介绍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幸福感。【视频1、视频2】
【观后感】
听完两位家长的分享,大家或点头赞同、或凝神静思、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收获。
陆杨爸爸:看完陈恩琪妈妈分享的《抓住现在的幸福》,我深受启发。幸福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获得的。让孩子感受到愉悦和满意,是激发幸福感的关键。陈恩琪妈妈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做法,让孩子体会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中的仪式感,也在其中品味四季,感受生活。这样的心态培养出的孩子不会忽视生活的美好,能有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状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想法。陈恩琪妈妈的分享,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寻幸福。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创造,幸福就会陪伴在我们身边。
左明泽妈妈:通过观看潘书骏妈妈分享的《真实的幸福》,有以下感想:
1.幸福的定义
了解了“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感受”,认为幸福是一种能力,可以后天习得。关于幸福的定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真实的幸福包括积极情绪、自主的投入和对生活意义的追求这三个核心元素。幸福的内涵应该涵盖所有人们在追求的东西,包括人际关系和成就。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却随着精神的投入而有着不同的蓬勃程度。当人生丰盈时,才会充满生机和快乐的情绪。
2.幸福的公式
给出了幸福的衡量公式:H=S+C+V。
H是幸福的持久度,S代表幸福的范围,C代表生活环境,V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就是说我们的幸福持久度=幸福的范围+生活环境+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幸福持久度越高,代表我们越幸福。
短暂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提升幸福的持久度,这是无法通过增加暂时幸福获得的,一个人拥有持久幸福的能力,才会感到真实的幸福。
3.获得幸福的方法
(1)用设计情绪练习提升幸福感
人的情绪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包括恐惧、悲伤和愤怒。积极情绪包括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情绪可以设计情绪,并根据要进行的工作来选择思维方式,从而选择合适的情绪,培养积极情绪,脱离消极的思考方式,从而建立起了积极情绪的生活,你就会觉得更幸福。
(2)突出优势练习提升幸福感
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找出你的优势并发挥它,你的幸福感会大大提升。
4.塞式幸福法则
塞式幸福法则之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有所差别,对幸福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有的人睡一个懒觉.买一块蛋糕就会幸福感爆棚,可有的人即使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也没有太多的幸福感。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只能是积极面对未来。我们都有过快乐与幸福,也有过悲伤与痛苦,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我们感受,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既然已经感受过、拥有过,你就必须要承认它的出现与存在,并且接受它,容忍它,让它在你的生命里轻轻地滑过,自然会收获到一种坦然、诚实、豁达,这样才会得到升华、美化。
塞式幸福法则之二:未来不全像你想象。当面临同一选择时,不同的人想象的未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会把问题复杂化,将事情灾难化,这就是把未来想象成灾难的思想的自我约束,从而导致了行为的自我约束,
所以换个思维思考问题吧,希望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永远心怀希望,才会拼尽全力去实现。
总的来说,在《真实的幸福》这本书里,作者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给我们提出了关于幸福最严肃的思考。假如我们发现自己山穷水尽、一筹莫展,或者物质富足已经不能使你高兴。那么积极心理学提醒我们,幸福来源于精神层次的提升。真实的幸福在于能够愉悦、满意、专注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从当下发现幸福并感受幸福。
【结语】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一个中队向上、向善的发展离不开每位队员的凝聚力,更离不开每位家长的智慧心。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转换视角、调整角色、言行一致,做队员们成长路上的发现者、支持者、陪伴者,在积极有效的家校共育中帮助队员们走得越来越远、越走越稳。
供稿:陈恩琪家长、潘书骏家长
陆杨家长、左明泽家长
组稿:张文庆老师
审核:刘诗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