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课程>>特色课程>>科技与创造>>文章内容
数字技术赋能 数学素养促生
发布时间: 2024-09-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袁怡

向阳草木生,明媚春光暖。412日下午,在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开展了“江苏省丁志根名师工作室第17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工作室的成员们参与学习研讨,又一次领略到借助数字化工具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极简,如沐春风、备受滋养。



一、课堂教学展风采

第一节课由常州市坂上小学路永美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路老师让学生以手机作为学习终端设备,自主创设数字化课堂条件。学生通过“初步探索,提出猜想——尝试举例,严谨验证——工具支持,归纳推理——实验总结,灵活应用”等环节,经历了一场深度的思维探索之旅。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路老师借助网络画板小工具,渗透极限思想,增强了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是一堂精彩的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数学课。



第二节课由宿迁市泗阳开发区学校胡伟伟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胡老师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受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倍数关系,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麻烦,进而开始想办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激发了学生的“转化”需求,让学生体会到“转化”策略的意义。最后通过展示学习生活中的转化实例,让学生深度感受转化的价值。

17129892935550.jpg_800b.jpg

QQ图片20240413134846.jpg

二、评课研讨促高效

两节课后,丁校带领工作室的成员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两位老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尝试与实践探索,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高位引领促进老师们更好更快成长。

姜肖伶老师:路老师的课堂工具使用恰到好处,课堂推进的逻辑也很清晰,让学生从初步感受圆的半径和圆面积的关系,到举例发现关系,最后利用转化策略、小工具操作感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陈英老师:胡老师的课紧扣重点,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数学文化的渗透,从一开始的策略溯源到回顾以前使用过转化策略的知识,分图形和计算类给学生梳理,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到“转化”策略的应用之广和它的运用价值。

潘丽老师:路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课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课尾视频介绍圆面积另外的转化和推导方法,拓宽学生的思路。



三、阅读学习再提升

读一本书,寻一片光,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奇妙的相遇。袁怡老师阅读了《AI3.0》一书,以“教育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为主题进行分享,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畅谈了人工智能对教育人的挑战。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能够以“人工智能”为我所用,促进生成高效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0.jpg

四、聚焦成长引方向

工作室领衔人丁校认可了路老师敢尝试的精神,没有设备创造条件也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路老师肯钻研,利用假期时间学习钻研数字化技术,为突破学生的困难点架起数字化工具支持。胡老师的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做的非常好,利用名人名言点睛课堂。胡老师也非常注重策略的回顾反思,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使用意义和价值。

活动最后由丁校进行工作总结,他为老师们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努力成长,敢于多尝试新工具,助力数学课堂。

 11.jpg

数字化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可以参与到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是构建信息社会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数字技术融合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愿小伙伴们齐研共思,笃行致远。

报道:张妍妍

摄影:高  云

审核:丁志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