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教师说(一百二十)朗读者:边教书边成长
内容介绍
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面临深刻的转型挑战。作为成长型教师修炼指南,本书为教师提供了夯实基础、深耕课程、捧读经典、坚守本真、追寻本质等五大切实可行的成长路径。这些路径立足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际,既不高不可攀,也不裹足不前。书中实用的成长策略表明,教师只要重视自己的经验,不断反思,能实现持续成长,应对各种挑战。同时提醒教师:新的教育挑战要求我们不仅要做持续的实践者,还要做终身学习者,更应该成为思考者。
今天我们求原教育说的朗读者是来自二年级美术老师胡佳,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努力成为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她会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温暖、包容的环境,让学生们感受到关爱与尊重。通过互动与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阅读感悟
一、教书育人,回归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要从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掌握教学流程等开始,落实好教学常规。要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应该对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充满自信。教师要成长,就必须寻找内驱力——教师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就在于他内心的觉醒,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心过好每一天。“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要从读写实践中汲取前辈和同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二、捧读经典,汲取智慧
教育人首先应该是读书人,应该成为读书的种子,为推动全民阅读做出榜样。通过读书,你可以和先贤对话,也可以站在巨人肩上远眺。在中国的教育词条里,有“身教重于言教”这一词条,更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一箴言。教师读书越多,对教育的理解往往就越深刻,教师只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杂家”,过一种读写为伴的生活,真正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为不教,育在自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树立“一辈子都在备课”的思想,走在成长路上的我们年轻教师仍然需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眺望。
三、坚守本真,使命自我
走在成长路上年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唯有教师品德高尚、业务精良,才能实现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我们要做有诗意的教师,教师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教师周围每天都有鲜活而精彩的教育故事发生,长期坚持写教育故事,可以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能力,丰盈自己的职业生命。
作为走在成长路上的年轻教师的我们,无论对待工作还是生活,都是认真虔诚,把每一天过成典藏版。因为对我们来说,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诗和远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力求立足实际,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多学多思考,在平凡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图文:胡佳 审核:王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