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求原教师说(一百二十一)朗读者:爱心与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秀秀

要善于把永恒的美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使孩子能看到、理解、感受到去唤醒大自然中的生命是一个很大的秘密。第一批春天花朵的开放,幼芽的萌发,第一批嫩草破土,第一只蝴蝶飞舞,第一声蛙叫,第一只春燕飞来,第一声春雷,麻雀第一次春浴,这一切都当做永恒生命的美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受到这种美的感染越深刻,去创造美的欲望就越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图片一.png

书籍简介

《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以爱心为核心,通过大量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在教育中贯彻爱心的理念书中李镇西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真挚关爱深深触动着我。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心、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者形象。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人性化、忽视学生情感需求等,呼吁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片二.jpg

朗读者

今天我们求原教育说的朗读者是来自四年级的语文老师邹佳,化为鲲之翼展翅高飞,是她对每一个孩子的美好期许,允许一朵花慢慢盛开,也允许每一个孩子慢慢成长,是她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

阅读感悟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李镇西先生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读这本书,又给我带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这样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教育者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兴趣。

三、教师要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要让学生感觉到幸福,就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教师,我们也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多看有益的书籍,多做有益的事情,让自己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言传身教,给学生们树立榜样,促动孩子们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四、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这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等方式实现。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将自己教育的历程付诸于笔端,用具体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他的教育故事平实动人,和我们的教育生活息息相关,每读一次,心里就感动一次。让我们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智慧去引导他们成长,照亮他们成长的行程

图文:邹佳 审核:王秀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