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叔,发生车祸后您是怎么学习的?”“王叔叔,您趴在床上怎么做公益呀?”“王叔叔,为什么叫‘一加’呢?”……
在新年到来之际,常州三井实验小学(以下称“井小”)一(3)班师生邀请“全国自强模范”、常州一加爱心社社长王德林讲述成长的故事。在“对话”环节中,小朋友秒变“小记者”,以儿童的视角去感受公益人的坚韧、自强与乐观。
“趴着也要奔跑”
当天,当常州一加爱心社(以下称“一加”)社长王德林进入“井小娃”的视野时,就雀跃起来了。坐在轮椅上的王德林叔叔频频向小朋友挥手问好。
志愿者缓缓地推着轮椅,每到一个班级门口,孩子们就围上来,簇拥在王叔叔的身旁,礼貌地问候:“王叔叔,您好!”当轮椅推进一(3)班时,小朋友扬着小手,凑过小脑瓜,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王叔叔好!王叔叔好!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王德林叔叔被孩子的热情感染了,声音略显颤抖,指着大屏幕上的标题说:“‘趴着也要奔跑’是啥意思啊?”
一位小朋友“腾”地站了起来,轻快地说道:“前天吴老师、钱老师已经播放了您的事迹,我们都非常吃惊:您趴在床上怎么能奔跑呢?后来我想“趴着也要奔跑”就是您每天努力的样子,有着不服输的精神!
王德林叔叔使劲地点点头,用力地鼓起掌来。
王德林叔叔动情地说,看到眼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就想到自己的童年时光。王叔叔回忆说,他出生在西藏拉萨,那里生活环境跟常州截然不同,到处都是高山,由此王叔叔立志:长大要做像大山巍峨的男子汉。王叔叔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和每个小朋友一样憧憬着未来,盼着自己快快长大。
然而,在小德林7岁时发生了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下肢行走的能力,一下子成为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现场安静极了,小朋友们流露悲伤的神情。
王德林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就如同讲述他人的故事那样平静。但小朋友能够感受到王叔叔心中的痛。一位小朋友十分惋惜地问:“王叔叔,这样您就没法上学了,怎么学习呢?”
王叔叔回应说,幸亏有邻居小伙伴的帮助,教他读书写字,后来到了常州,在亲朋好友的帮衬下,他开始走上了自学之路。
王德林叔叔望望窗外,又转过头来,对小朋友说:“冬天的拉萨很美,那里有我儿时的美好回忆,尽管我在那里发生车祸,但那座城市给我了很多温暖!
种下“有爱”种子
后来,王德林叔叔的励志故事引来电台记者的采访,一位陌生人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还寄上一百元,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这让王德林叔叔十分感动。
王德林叔叔说,当你得到陌生人的帮助时,你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亲的,可爱的!
王德林叔叔虽然每天趴在床上,但思考从未停止过。“别人把爱心传递我,我要这份爱心传给社会。”于是,他萌生做公益的想法,在1999年成立了“一加”。
小朋友一阵惊奇,一位残疾人怎么做公益呢?
“我要做一位身残志坚的公益人!刚开始,我就用一根电话线串起志愿者和受助者,”王德林叔叔自豪地向小朋友介绍说,现在一加有近两万名注册志愿者,高校志愿分队23支,手语队等专业志愿服务队10支、17个志愿者QQ群、我们的志愿者服务已经走出常州了,在河南、广西、海南、陕西等多个省份都有他们的火红的身影。
王德林叔叔特别给小朋友介绍:一加还荣获了“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称号。小朋友们不禁惊叹:太厉害了!随后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为什么取名为“一加”呢?一位小朋友疑惑地问王德林叔叔。王德林解释说:“‘一’‘+’是‘干’,就是行动;也可以理解:“1”是爱心,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连结无数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如同清溪潺潺地流淌着,润泽着小朋友的心田。
现场两位小朋友向王德林叔叔赠送自己的画作,祝福王德林叔叔健康快乐,“一加”加油。
随后王德林叔叔向一(3)班赠送记录一加事迹的新书——《超越》,并郑重地签上“王德林”三个楷体大字。后排的眼尖的小朋友清脆地读出声来。
吴老师表示,每周将抽出固定时间,为孩子们讲述一加故事。她总结说,“王德林叔叔的演讲为我们小朋友种下了‘有爱’的种子!”
小朋友齐声说:“‘有爱’的种子马上就要发芽啦!”
孩子写信预约公益活动
活动结束后,一(3)班全体家长表示,王德林先生的事迹值得推广。一位家长感慨道:“王德林先生才是孩子应该追的明星!25年公益之路让他的人生如此厚重、多彩。对于孩子而言,他的演讲是受用一生的财富!”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小朋友们拿起笔来,用他们纯真的语言和满满的爱心,给王叔叔写了一封封温馨的信、制作了一张张精致的贺卡和手工作品,很多小朋友很想在寒假里就能成为一加的小小志愿者。
据一加消息,昨天已经收到井小一(3)班的来信,王德林叔叔看到来信非常开心,希望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就近参加一加组织策划的公益活动。并祝小朋友新年快乐!
撰稿:周永峰 摄影:王丹 审核:吴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