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赋能教师科研能力,3月18日下午,三井实验小学2025年微型课题开题活动在典雅校区数字化教室展开。校级课题主持人齐聚一堂,在评委的引领下,锚定研究方向,凝聚团队智慧,共同扬起科研之帆。
开题启智,筑基明向
活动伊始,教师发展处金丹主任以“小课题·大视野”为主题,点燃全场研讨热情。她引用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强调:“微课题研究应扎根课堂,聚焦真实问题,用‘小而深’的切口撬动教学变革。”通过案例分享与互动问答,金丹主任为教师们厘清了“选题逻辑—研究路径—成果转化”的闭环思维,为后续研讨注入思想动能。
沙龙研讨,思维跨界
A组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主持人吴建秋、赵丹、许毅超老师立足语文教学难点,探索创新路径。高敏君、陈小娇、丁倩老师围绕“主题式学习”“大单元教学”开展研究,强调数据驱动与儿童视角的结合。评委金丹肯定课题研究“寓教于乐”的巧思,同时提醒:“技术需服务于语言素养的内化,避免形式大于内容。”
B组围绕“家国情怀与学科育人”主题,钱琪瑶老师主张实践“红色研学+社区实践”双线模式,汪仙娥老师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究结合。颜素青、王秀秀两位评委分别从“目标定位”“选题切口”“评价机制”“资源活化”提出建议,为立德树人注入实践智慧。
C组以“艺术融合与跨学科实践”为核心,展现音乐、美术、体育的创新探索。沈陈慧、许珺老师就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周樱、严格老师融合数字化、本地特色文化进行创意教学探索,蒋平、钱斌老师在跨学科视域下挖掘体育课堂的生成性。评委马晓明、耿吉倩就“研究内容”“学科逻辑”“技术创新”提出多维建议,为艺术跨界指明“守正创新”之路。
聚微成光,研路致远
活动尾声,各位评委以三组关键词总结研讨成果:“A组——技术赋能·学科共生;B组——文化浸润·立德铸魂;C组——艺术跨界·创新无界。”此次沙龙式研讨打破学科壁垒,让科研从“独行”走向“共行”。微型课题如星火汇聚,照亮求原教师“以研促教”的专业成长之路。
撰稿:赵丹
拍摄:颜素青
审核: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