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课程>>特色课程>>科技与创造>>文章内容
技术赋能学科实践 馆校协同共育未来
常州市“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研究”系列研修活动(十七)暨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市科学教育实验校阶段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4-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许毅超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2025423日,常州博物馆内涌动着一场学习变革的热潮教育部课程所国家级课题《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研究》系列研修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妙趣虫生 生命礼赞”为主题,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常州博物馆、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承办

瞧,一场奇妙的“虫林盛会”正悄然上演,法布尔的《昆虫记》从书页间苏醒,化作一幅幅生动展板,细述着甲虫的铠甲、蝴蝶的羽衣与蚂蚁的王国。玻璃展柜里,螳螂挥动镰刀般的双臂,宛如微型武士;锹甲虫顶着威武的犄角,仿佛披甲出征。学生们制作的昆虫琥珀、黏土昆虫摆件等文创作品童趣十足;小讲解员们绘声绘色地分享着萌宠饲养的趣事,养护观察记录表工整记录着六角恐龙的进食规律、螳螂的蜕皮周期,引得参观者频频驻足。自然的野趣、求知的甜,就这样在博物馆里漫溢开来……

1-8.JPG

新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蒋辉、常州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兼副馆长施建刚、副馆长路亚北、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前院长孙汉群、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徐文娟、常州市语文教研员朱洁如、常州市地理教研员朱志刚、常州市科学教研员瞿晓峰、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教师发展科科长张爱娟、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书记徐燕娟、校长王宣艳出席了本次活动同时国培计划的新疆初中地理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班、江苏省朱志刚网络名师工作室、常州市左文飞名师工作室新北区解丽优秀教师培育室的老师们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1-1.JPG

场馆探微:触摸知识的鲜活肌理

在常州博物馆三楼少儿自然博物馆内,三井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自然探索之旅。在博物馆昆虫专家与学校教师的协同指导下,学生们驻足于形态各异的昆虫标本前,或凝神观察鞘翅的纹路,或低声讨论触角的构造,在学习任务单上仔细记录下昆虫特征与发现心得。

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建构知识馆内的探索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静态的博物馆资源“活”了起来——甲虫的色泽、蝴蝶的鳞粉、螳螂的拟态,都成了最生动的教材而博物馆也在互动中焕发新的教育活力,真正诠释了“场馆即课堂”的育人新范式。

2-2.JPG

2-1.JPG

课堂智创:虚实交融的跨学科新章

三井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陆子洁、科学教师钟蕾与滨江中学地理教师赵文娴携手呈现跨学科项目式研究课《妙趣“虫”生·生命礼赞》。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分析昆虫特征,绘制“昆虫画像”依托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地理气候知识,沉浸式漫游“昆虫乐园”,直观感受环境与昆虫习性的依存关系最后分组协作,结合不同昆虫的栖息偏好,利用环保材料打造出风格各异的“昆虫公寓”。整堂课以项目为驱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融通与能力迁移,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中,感悟科学魅力,抽象的生态保护理念转化为真实的行动力,彰显学科实践综合育人的独特价值。

3-1.JPG

3-4.JPG

专题论道:共绘教育的前沿图景

理论支撑实践,智慧引领方向。三井实验小学王宣艳校长以《馆校协同:构建实践育人新样态》为题,从课程体系、育人方式、资源供给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在“场馆+学校”双向赋能机制下的顶层设计王校长还对未来教育生态作出展望,期望构建开放包容的实践育人新格局,充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助力学生在实践与创新中实现全面发展。

4.JPG


三井实验小学课程教学处解丽主任以《学科实践赋能,文化生态共融》为题,深度解读跨学科实践的设计理念,回溯课程开发的漫长历程,分享研究成果的广泛辐射价值。她提出,要在“学科实践赋能”中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推动学习从理论走向现实,让知识在真实场景中自然生成。

5.JPG

多维研讨:激荡智慧的交融浪潮

说课交流

地理教师赵文娴于说课环节,依课标之规,深入解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从目标锚定至教法革新,从规划全貌到任务架构,再及多元评价,系统阐述如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助力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构建跨学科知网络。

6.JPG

观课分享

来自国培计划培训班的新疆教师代表们现场分享观课感悟,对“技术赋能跨学科深度融合”与“馆校资源创新转化”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赞誉,并与执教者聚焦教学疑难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智慧于辨析中升华,会场处处涌动着创新思维的活力与教育智慧的光芒。

7-1.JPG

专家点评

常州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朱洁如结合三井实验小学的全息阅读实践,言明阅读教学要义:倡适切,重学生兴趣特点;依典型,使阅读与年段目标契合;据成长,炼文本阅读策略。同时,朱老师也对未来的教学研究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提出要开展多师型复合式课堂教学研究,发挥教师群体优势;要细化各学段不同学科输入输出标准,增强教学精准性。常州市教科院科学教研员瞿晓峰结合跨学科的实践课堂,强调教育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主张借场馆、关怀、技术之力,消弭学科藩篱,激活教育生态。其言如炬,为科学教育及跨学科实践点明价值追求与实施通途。

8.JPG


9.JPG

常州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朱志刚强调,人工智能时代应着重培养学生复杂情境处理、共情与创造力等核心素养。新课改背景下,需积极探索跨学科实践模式,教师既要拓宽视野,突破学科界限,又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以更好地赋能教学创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原院长孙汉群,立足地理学科本位,深度阐释人与地理的内在联系。他着重强调推动素养导向的教育目标扎实落地,致力于达成“知识于实践中焕发生机,能力在应用里稳步成长”,为地理教学及跨学科融合筑牢理论根基、明晰实践路径。   

10.JPG

11.JPG

领航指引:擘画发展的壮阔蓝图

新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蒋辉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重点肯定了四大实践亮点:知行合一具身体验实践学习的真实发生"策展+文创"的融合创新、学校教育与场馆资源的有机联动,以及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与区域文化传承的深度整合。同时,蒋辉副局长就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深化VR技术教育应用、构建智能化互动教学平台、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实施路径。

12.JPG

当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学习场域重构,当学科实践推动知识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当馆校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我们更加明晰教育的终极意义是回归人的全面发展。此次研修活动既是"技术赋能教育变革"的前沿探索,也是"学科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示范,更是"馆校协同育人机制"的生动实践。

站在教育现代化的新起点,愿全体教育同仁凝聚技术赋能之智、深化学科实践之效、拓展馆校协同之路,共同谱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汇聚磅礴力量!

撰稿:许毅超、周莲

摄影:李海刚

审核:秦嘉乐、万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