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饲养指南,让我好好照顾你
在萌宠养护课程中,孩子们化身为“饲养小专家”。他们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萌宠养护手册》:为六角恐龙调配20℃左右的弱酸性水域,给螳螂搭建通风的“植物城堡”,为麻蜥设置温暖的晒背区。每天清晨,孩子们对照手册细心投喂——给肉食性的螳螂送上新鲜果蝇,为杂食性的麻蜥准备蔬菜碎与面包虫,用镊子轻轻夹起红虫喂给呆萌的六角恐龙。手册里还贴着孩子们手绘的“喂食时间表”和“环境监测表”,一笔一划都藏着对生命的珍视。
板块二:观察日记,让我深深了解你
“螳螂前足的锯齿今天又长大了一点!”“六角恐龙的外鳃从粉色变成半透明啦!”孩子们的观察日记里,记录着萌宠成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们用相机定格麻蜥蜕皮的瞬间,用坐标纸绘制螳螂幼虫的体长增长曲线,甚至为六角恐龙的“断肢再生”过程制作了科普漫画。一篇篇日记里,既有“麻蜥把面包虫吃得咔滋响”的趣味细节,也有“发现兰花螳螂模仿花瓣颜色”的惊喜发现,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自然生命的好奇与探究。
板块三:萌宠课堂,让我轻轻走近你
全息阅读课上,孩子们热情分享萌宠百科和故事:“螳螂小姐”挥舞着镰刀状的前足,向“麻蜥先生”介绍兰花螳螂的拟态奥秘;“六角恐龙宝宝”摆动着羽状外鳃,讲述自己断肢再生的“超能力”。萌宠迷们用生动的讲述和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带动了更多的同学走进萌宠的微观世界,讲台下不时爆发出“原来螳螂是益虫!”“六角恐龙不是鱼,是蝾螈呀!”的惊呼。
板块四:创意周边,让我美美留存你
课程尾声,孩子们用创意为萌宠“定格美好”。美术课上,他们用黏土捏出摇头摆尾的六角恐龙,用彩纸剪出展翅欲飞的兰花螳螂;信息技术课上,一组组萌宠表情包新鲜出炉——麻蜥吐舌的“呆萌脸”、螳螂举足的“威武照”成了同学们的聊天“新宠”。最亮眼的是立体场景模型:在孩子们搭建的“昆虫生态箱”里,螳螂栖息在仿真兰花上,麻蜥趴在树脂岩石上晒背,六角恐龙在水草间悠然游动,仿佛把整个自然课堂搬上了展台。
从制作手册到观察记录,从课堂分享到创意设计,这场萌宠养护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照料生命的技能,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敬畏自然的种子。萌宠课程,正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与小生灵的对话中,读懂了生命教育的温暖底色。